我想写些关于军训的东西,这是因为我此生的最后一次军训已经告终(理应),但一写起来便困难重重:倘要写自己的军训经历,能否准确地回忆起来都成问题;而若要解剖军训这一对象,则又涉及到话语、建制、形式等等,则一发不可收拾了。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写一份“军训手册”,作为我军训经验的总结。
注:本文中谈及的“军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的军事训练
何为军训
要写这么一份军训手册,不能不先谈谈军训是什么。
让我们摘录维基百科中所给出的介绍:
普通高等学校和普通高中学生军事训练(军训)的主要内容通常是:出早操,三大步伐、行止间动作、内务整理,队列训练,阅兵式、分列式训练,军体拳。晚上一般安排各种活动,如国防知识讲座、学唱军歌等。原先有不少学校还组织长途拉练、打靶等项目,到2010年代一些学校已放弃这些项目,但仍有不少学校继续开展。军训对象通常为刚入学新生,且一般以班级为单位。
我们看到:军事训练所教授的内容通常是“表演性质”的,主张整齐划一和集体行动,而针对技术性的、实战性的,比如初级战技技能和军事理论,则几乎没有。这样一种安排当然可以理解,一方面军训在层层实施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一种形式化的活动项目,另一方面,也必然考虑到学生的安全。
但正因为军训的这种特质,军训能带给一个参与者的,除了所谓的“军事觉悟”、“爱国热情”和“刻苦精神”以外,就没有什么了,想藉此真正增长一个人真正的军事能力恐怕是不可能的了。
正是因此,想要在军训中真正学到点什么也就是妄想,面对这样的事物,我们最好给出一些方法来进行适当的规避,而这正是本手册的中心。
调整心态
任何的活动,必须先以相关的心态作为基础,尤其是军训这类贯穿在一段时间内的事件,否则是不能开始、不能做到、更不能坚持的。
正如在上一节中讲到的,军训本质上是一个形式性的无价值的活动,因而切忌神话军训并将之视作为一个“神圣”的行为。这也就是说,首先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如果你害怕军训会对你的学业,以至于你的人生造成影响,甚至是把它看得过分重要,以至于事事要遵从教官的指示,那么必然要在军训上吃苦头的。(至于认为经受苦难是一种福分,相信本博客不会有这样的读者)
当你摆正对于军训的心态以后,就能随之自然调整好对教官的看法。教官,一般是由现役或退役军人来担任,他们一般不会是级别很高的将士,因而不会有足够多的见识(这里所指的是国际和国内政治的视野),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并不太高于一个大学生,所以必然要敢于平等地和他们进行交流。
这绝非让读者不将教官摆在眼里,而是要正确地认识教官这一角色。一个学生会十分惧怕他的班长吗?我想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而这正是我们应当视教官的态度。他仅仅是一个普通人,占据了一个无足轻重的社会位置。
硬件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开展一个良好的军训,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硬件。
最重要的硬件,首先就是自己的身体。我建议所有即将参加军训的人,都去医院将自己不太舒服的地方进行检查。我并不建议任何有基础疾病的人参加军训,因为这是得不偿失的,军训的许多项目,比如军姿,可能会对一个人的腰部等产生损害,尤其遇到一些不太通人性的教官时,因而,如果检查出什么疾病,应当尽可能地尝试用它来规避军训,如能不训则尽量不训,如不能不训,也可携带用作自己“身体不适”的解释。
然后是与身体相关的物件。
最重要的是鞋子,一双鞋子的舒适程度,几乎可以决定一段军训的身体感受。因为本人对鞋子的购买没有任何研究,因而仅仅给出以下几个标准:底部要柔软;鞋面最好有弹性;要完全和脚,最好有一个月左右的磨合期;鞋子最好不用系鞋带。
接着是防晒霜,在夏季军训,烈日很有可能晒伤皮肤,因而要做好防晒工作。
此后是医疗产品,这里指的是创可贴、碘酒棉签一类的。军训毕竟是身体活动,出现一些受伤总是可能的,因而最好能准备一些医疗产品。医疗产品并不是必须的,因为校内也很容易获得,但如果可以提前准备好并且随身携带,则将大大地方便自己。
然后是书籍,很多时候,在军训的语境之中,很可能会没收学生的手机(毕竟是一个并不尊重个人权利的文化环境),为了在没收手机的情景下仍然有足够的输入和乐趣,建议读者携带一本书。这本书最好是文库本大小,不要太厚,是易读的、可以快速进入状态的小说而非难以消化的文章。
有趣的是,作者本次军训时作为伤病员没有参加统一的军训,因而读完了好几本书。
最后是电子产品,因为上述对手机的政策,我推荐读者再携带一个智能设备,这里比较推荐智能手表,且最好具备安装应用、收发信息、连接网络的功能,而且在军训的环境下,如果能有一个时间设备,是可以缓解人的疲劳和焦虑感的。最好的顺序是:机械手表<电子手表<智能手环<Apple Watch<安卓手表。
训时状态
一般军训的作息是比较紧凑的,这是相对于军训的消耗而言,因而无论何时,保持好的精神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在睡眠上,建议读者军训时保证睡眠达到七个小时。我们毕竟不是现役军人,没必要在睡眠上也不断地压缩自己的需要。如果睡眠达不到七个小时及以上,在烈日下军训很有可能头晕中暑,哪怕可以休息,这也会令人非常不适。
在饮食上,建议读者清淡饮食,不要重油重盐,因为这涉及到肠胃承载力的问题。一旦在军训期间发生肠胃问题,无论是腹痛还是腹泻,都是极其尴尬且不便的。同时,一定要吃满一日三餐,不要幻想军训期间可以节食或者偷懒,军训期间的运动负荷一般是远远高于日常的,这不在于强度,而在于时间。
训练时,要善于与教官形成配合,也就是要不断地踩着教官的“底线”走。为此,最好先和教官打好关系,在军训一上来就与教官产生私人交流(当然要注意分寸),这样读者就可以摸清教官的性格特点。在训练过程中,一方面要善于偷懒,即无必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而要在教官可以忍受或无法注意的程度以内放松自己,另一方面,要高度表现出对教官的尊重(表现出对教官的专业能力的认可与钦佩是一个好方法),这是获得教官的青睐的最基本的条件,同时要在关键时刻表现出认真的态度。但要注意:尽量避免成为出头鸟,也就是不要在军训时成为最优秀最积极的那一个,这会在无形之中为你增加很多压力。
当然,你也可以做适当的抗争,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形的指在学生集体的不满情绪开始产生时成为与教官提议与交涉的角色(这就建立在与教官的关系上了),而无形的则是如《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中所写的进行一种“不声张的罢工”。
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纵火、暗中破坏等等。这些布莱希特式——或帅克式——的阶级斗争形式有其共同特点。它们几乎不需要协调或计划,它们利用心照不宣的理解和非正式的网络,通常表现为一种个体的自助形式,它们避免直接地、象征性地与权威对抗。
这种适当的抗争,是对自己的人格的尊重,是对建制的反抗,更是对社会的无意识和总体意识形态的贡献。
学点什么
军训是一个没有什么价值的活动,这一点我已经反复地声明了,同时军训非常消耗一个人的体力和精力,所以军训期间想要自己学些什么也是效率很低的。但这不意味着军训什么都学不到。
军歌。对于大多数人,一生可能没什么机会接触军歌,而军训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且军训时常常可能举行拉歌会,因此完全可以趁此机会学习一些军歌,丰富自己的认识。就我个人而言,比较喜欢强军战歌、祖国不会忘记等等曲目,相对而言是比较好听的。
军事理论。尽管大多军训是不教授军事理论的,但也完全可以自行学习,并且此时可以非常轻易地接触到真正的军人,因而也有了相应的学习渠道。学习一定的军事学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我们谁也不知道或许哪天战争就会降临在我们身上,俄乌战争就是最好的例证,另一方面,军事的本质是人的学问,有许多军事的思想与社会交往的思想是想通的,就我个人而言,阅读《孙子兵法》就对我的生活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我甚至因此试图开创“形式斗争学”。
社会交往。在军训期间,是难得的以班集体进行长时间的整体活动,且人人交往密切的时期,你完全可以将它当作是一次大型团建,因而,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进行社会交往,锻炼交际能力,扩大交际圈的一个契机。
意志品质。尽管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可以磨练意志品质的确是为数不多军训能带给一个人的了,毕竟经历不可抗力的苦难的人总能获得更强的意志力。因此,借助军训锻炼自己的意志力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当代人常常喜欢做“冥想”,但这仅仅是古代修行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而人完全可以把军训当作是一种修行,而在站军姿时进行正念不也很好吗。
我视军训
毕竟这是一篇我此生军训告结而写的文章,因而最后还是想讲讲我对军训的看法。
其实一直以来,我并不敌视军训,甚至在过去的一些军训中表现出热情。但我当然也并不喜欢军训,尤其讨厌它那表现出的强烈的对个人的不尊重、形式主义气息和主人话语的弥漫。
在我看来,军训是一个让个人体验集体感受、成为“乌合之众”的一个契机,因而也是使人思考这个事物的最好的契机。很多人或许都有过在军训中,享受遵从教官的指示、成为一个“听话者”和在集体获得成就后产生喜悦的经历。但这是为什么?而我们又何以在这些过程中获得快感、以至于这样的过程其实弥漫在整个社会中,因而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全部社会活动呢?很多人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但军训是一个绝佳的契机。
时常听到一种说法,即军训是一种服从性训练,是以消灭个人主义为目的的社会活动。我并不太赞成这种阴谋论的想法,但绝不否认军训会带有这一导向。而我希望的正是:通过军训,每个人都能看清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反过来理解个人主义的价值,并且从此不要再服从于集体、服从于领导、服从于建制,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我的”军旅生涯“就此告结,要我再来一遍我当然是不乐意的,但回顾过去每一次,却也并不厌恶。就让军训成为我人生的一个经历、我人格的一部分,就此消匿罢!